经济习俗
一、农 业
(一)耕种
境内农民向来根据农历节气进行生产,元宵节过后,开始投入农事活动。农历二、三月,农事开始繁忙,“过了惊蛰节,农民无气歇”。部分地方春插有“开秧田门”的习俗,届时放鞭炮,由户主和有声望的人先扯第一手秧,插时洗手,先插一行(四蔸或六蔸),然后大家再插。宁远等地扯秧时,先以秧苗揉搓手背,插秧时,互不接递秧苗,谓可免生秧疯。缺秧户讨秧,主家不收谷种钱。插田时,亲友群集,大都一日完成,有“春插日,夏插时,小满插田时差时”的俗谚,主人酒宴款待,俗名“洗拉板”或“开秧门”。插秧结束,谓之“洗秧丘”,必吃鸭蛋,意即“压禾蔸”。种花生时,将花生壳撒在路上让人践踏,意喻花生入土籽粒饱满。冷水滩花桥一带忌用手指指点南瓜藤上的幼南瓜,以免幼南瓜夭折。境内尚流传如下耕种俗谚:“要想稻谷收成好,三犁四耙少不了”、“插田没有巧,全靠三指夹得好”、“芒种前,好种棉;芒种后,好点豆”、“七月葱,八月蒜,处暑荞麦白露菜”、“萝卜种灰,养麦种坯”等等。
境内瑶族烧荒时,切忌在火土线上拉小便;下种时,不能提老鼠、鸟兽之名;按季节播种,有“陡土旱禾谷雨撒,高山玉米立夏种”等生产谚语。
(二)管理
境内农民素重田间管理,有“三分种,七分管”之俗谚。旧时,对水的管理有如下成规:凡塘坝、泉井均将受益地段或田亩立碑刻记,传于后代;或于出水口按受益多少设置大小石槽分水,各自安份,不得强占;新增水利设施不得妨碍原设施的水源。违反惯例,必引起争执乃至械斗。肥料惯施猪牛栏肥、人粪便、土灰等。清明前后,“采青”沤田作肥料的习惯较为普遍。水田撒石灰后农民薅田,将脚涂上茶油或桐油,再用桐树叶包扎,以防石灰“咬”烂脚。遇水、旱、虫灾,则舞龙求神。新中国成立后,灌溉用水大都统一安排,土肥、石灰渐少施用,普遍施用化肥,杀虫使用农药,遇干旱、水涝等自然灾害,政府组织群众抗灾救灾,不再祈求神灵。
境内瑶族为除服鸟、鼠、兽害,在地里扎设草人;在风口山泉之中,安置风梆、水梆;在庄稼周围,采取毁兽路、放砣板、装夹子、安套子、架缕炮、点火把等方法,并在附近撑架搭棚,作物成熟时节,棚不离人,铳不离身,驱赶野兽,保护庄稼。
(三)收割
早稻开镰要尝新,先割两蔸禾喂牛,新米饭煮好后,先舀一碗祭祖。割禾完毕,俗云“洗(扮)桶”,邀请帮忙的村邻亲友畅饮几杯,这一餐必备米粉猪肉或米粉鸭肉,意喻饭菜不分家。作物收割注重季节,有“上午立夏,下午割麻”、“上午立夏,下午割麦”、“小暑小割,大暑大割”、“小暑吃蔬,大暑吃谷”等农谚。
境内瑶族每年秋收后的十月十六日,为欢庆丰收的“倒稿节”。
二、林 业
(一)植树
零陵各地素重植树造林,有“千蔸棕,百棵桐,永世不穷”、“树木葱葱,人寿年丰”等俗谚。村后植树,俗称“后龙山”。村前种树,俗称“水口山”。屋前屋后林木合称“风水树”,宅主很注重“风水树”的审美价值和“风水功能”,一般都以高大的乔木如柏、樟、枫等为主。习俗认为,庭院前后的“风水树”与家庭、家族兴衰紧密相关。如有古树枯萎衰朽,就会在村民中引起恐慌。上山植树,如弄破皮肉血溅树脱了皮的地方,出血者一定要将这棵树边根截断,以免被树“索魂”。零陵人种竹子,习惯把竹子顶部削去,上面扎一个草把,认为这样可以把竹子的灵性往地底里面压,竹子更容易成活。新中国成立后,国有林场与丘陵地带,有飞机播种杉、松等树种。3月12日,“植树节”前后,各单位有集体植树造林的新风尚。
(二)护林
境内有“封山育林”的习俗。每年开春时节,由村长鸣锣封山,在山口竖木牌书写禁规,在山周围结草为界,任何人不得进山放牧、割草、打柴。封山后推一看山人,常年看山,封禁较严,如违重罚。冬季“开山”,修树枝,破地草。区内有“光栽不护,白费工夫”、“三年树小人养树,五年成林树养人”等护林俗谚,部分地方对所谓“守井树”和“堂神树”视若神灵,倍加爱护。
(三)砍伐
双牌、江华、江永等地,上山砍伐的头一天,习俗要求必须禁绝房事,有些人甚至斋戒吃素。上山路上,必须一本正经,目不斜视,口不妄言,见财不取,见色不动。如果有人在上山路上言行无忌,同伴们就会离他而去,免遭不测。宁远旧时伐木,每晨由“掌堂师”化纸祭拜山神后,众人持斧随师进山,沿途切忌谈话,遇熟人不招呼,见蜂蛇不惊喊;进山后,待“掌堂师”砍了头斧,众人方可伐木;倒树三株,才许讲话。此俗部分山区至今犹存。零陵人认为砍古树者必遭恶报,如果非砍不可,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:砍伐者跪在大树前陈说不得已要砍树的缘由,然后,杀一大雄鸡,淋滴血酒,绕树三圈,再烧钱纸,履行以上“手续”之后,方可砍伐古树。
三、副 业
(一)饲养
旧时零陵有“穷人靠养猪,富人靠读书”、“秀才不离书,种田不离猪”等民谚,农民一般家家户户养猪。小猪买回后,当天不喂潲,俗说:“好猪不吃两家潲”。猪入栏时,向其泼水一瓢,意味“象洪水一样快涨(长)”;也有的用吹火筒向猪尾部猛吹几下,愿小猪象吹皮球一样快长。猪不吃潲,就在猪栏上砍上一菜刀,意思是警告栏里的猪,再不“听话”吃潲,就要宰了它。在道县,出猪栏粪动土时,用草捆小石垂于栏外,称为“吊千斤”,以防邪保畜。宁远和新田一带,母猪怀孕时,用草绳捆一小石悬挂栏上,以示压胎,圈门写上“姜太公在此”或用五指沾石灰盖手印于猪栏周围,以示镇瘟驱邪。卖活猪给别人抬猪出门时,女主人一边敲潲盆一边呼唤着猪的归来,意即要猪再投生到自己家里来。杀猪时,用纸钱沾猪血贴于栏上,意即“血财兴旺”。零陵养猪有禁忌:砌猪栏时,忌说不吉利的话;母猪一胎若生两头小猪,必定要丢掉一只,或者将居室里的家俱等物什全部搬动一次,以消灾避难,俗话“双猪六狗,不死快走”;忌养破头猪(猪头正中有一条上下垂直的白毛),认为养破头猪,主人家不吉利;忌养“五趾猪”(又名“五脚猪”,五个脚趾的猪),否则,猪的主人会背运,杀“五趾猪”的屠夫也会碰上厄远,解脱的办法是,猪倒地后,屠夫必须马上倒背蓑衣,满村子乱窜,这样才能免除鬼神伤害;忌“四眼人”(孕妇及其丈夫)看杀猪,否则,猪血不会凝结,万一杀猪被“四眼人”看了,就把猪血盆放在男童的睡床底下,猪血才会凝结;母猪下仔后,更忌“四眼人”侵扰,其时,主人家在猪栏的上方悬挂一串纸钱,提醒孕妇及其丈夫不要前往。
零陵素尚养狗。小狗买回时,进村或进家前,捡一把杂草或拿一根棍片擦揩狗屁股,意喻出门屙尿。农家养狗,喜看狗尾倒向,以倒左为佳,有“狗尾偏向左,看家当把锁”之说。养狗俗喜花舌,认为守门打猎能干。眼上毛色白者忌养,习俗认为,“四眼狗”于主人家不利。狗尾忌白,认为尾白者如同狐狸(狐狸尾白),爱追鸡、偷吃东西,须将白色部位用刀剁去。母狗下四个仔(有的地方为六个)认为不吉利,须弄死其中一只。狗在院子的阴暗角落时吠叫,俗称“阴叫”,认为狗见了鬼神才阴叫,是灾祸临头的信号。客人进屋不能踢打狗,以避“打狗欺主”之嫌。部分地方限于夜间喂狗,有“日喂猫,夜喂狗”之说。
小猫买回时,沿饭桌四脚转三个圈,以示不跑。再为小猫剪几根眉毛,以免眉毛遮目捉不到老鼠。忌猫在灶台上或灶坑里睡觉,习俗认为“好狗不挡道,好猫不睡灶”。有“猫来开金铺”、“猫崽无食走万家”之说,猫至谁家,均主动喂食。
鸡是零陵最常见的家禽,俗说“农家不养鸡,缺东又缺西”。忌杀饲养多年的种公鸡和孵小鸡的母鸡给“外头人”(客人)吃,即使是回娘家的女儿也不例个。否则,有损自家鸡群生长,养鸡不顺。家里有小孩晚上大便次数多或拉肚子,大人就带小孩到鸡笼边,对鸡说:“我家××跟你换屁股,你晚上拉屎,我家××白天拉尿”。孵鸡时孵双不孵单,以示吉利。上孵的蛋要一齐倒在孵窝里,意喻出卵时间一致,通常于孵窝边置一铁块(镰刀或秤砣亦可),以避雷压惊。
(二)狩猎
境内部分地方如双牌打鼓坪等地,至今尚有赶山(集体狩猎)前夜“跳神”的习俗,即狩猎的头一天夜晚,烧一堆大火,猎人们围火议事分工,一般备有酒肴,饮酒前须将自己杯中的一半酒倒进火堆,然后把手、脚依次伸进火里,象征性地烧烤一下,表示“烧尽晦气,大吉大利”。部分地方打猎前有祭神习俗,由猎户中猎技高超且供奉梅山祖师者祭祀“梅山神”,即“翻天赵五郎”,若翻天赵五郎翻筋斗,则必有所获。东安、宁远、双牌、祁阳等地,凡猎手捕获了猎物,尤其是大宗猎物,如獐子、野猪等,在场目睹者都可以分得一份,其中猎手多得,其他人平分,俗谓“见者有份”。江永粗石江、双牌阳明山、江华瑶汉聚居区等地,某猎手捕获大宗猎物后,要请全村的人相聚而食,狂饮大嚼一顿,俗称“吃家家”。受请者吃后只管扬长而去,忌讳对主人说“谢谢”、“多谢”之类的客套话,否则主人会不高兴,认为客人对主人说谢谢,主人以后会捕获不到猎物,客人表示谢意应讲“下次再来”“等一下再来”之类的话,则主人高兴。“吃家家”时,兽头不吃,猎手用其敬祭山神。